【鋼木樓梯】盡管市場大環境不被看好,但是,樓梯行業的擴張卻從未停止。無論是廠家、經銷商,還是家居賣場都在積極開疆辟土。樓梯行業在材質、營銷模式等方面的創新也日趨成熟。
2010 年以來,樓梯經銷商一改往年店面小、產品單一、陳設簡單的形象,各地200 平方米以上的樓梯店或展廳數量迅速增加。數據顯示,在新增的樓梯經銷店或展廳中,單店面積在100 平方米以下的僅占15%。
樓市“新政”實施以來,一線城市家居建材行業的業績一直不佳,很多大城市商家出現了不適現象,究其原因是市場容量逐漸飽和、租賃方只顧收租而輕視管理。同時,由于商家集中,品牌競爭激烈,加上地方小作坊數量眾多,同質化、價格戰等低端市場競爭方式明顯。
在樓梯市場疲軟的情況下,一部分樓梯企業堅持“專業化”理念,改良工藝、創新產品,提高產品附加值,以增強品牌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;另一部分企業開始從產品種類入手改變經營方式,把實木樓梯向家具、門窗、地板、櫥柜、木雕工藝品等關聯度較大的木制品行業延伸,由“專業化的樓梯企業”轉型為“多元化的整體家裝企業”。在樓梯行業,多元化的經營模式以整木家裝、整體家居、整木文化等不同的形式出現,主要強調企業經營的范圍不斷擴張,力求以極快的速度使企業的產品種類、經營范圍、利潤迅速增加;專業化模式則強調“精與專”,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產品設計、工藝創新方面,通過創新產品、強化管理、完善服務、打造品牌,通過不斷地自我完善,增強核心競爭力。
從區域走向全國,是樓梯企業保生存、求發展的關鍵,也是樓梯企業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。這就要求樓梯企業在拓展渠道和狠抓銷量的同時,要重視品牌的建設,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,增加企業魅力。一些短見的樓梯老板認為:做銷量是掙錢,做品牌是花錢。于是乎,他們整天忙于市場渠道、終端推廣,卻疏于品牌建設。殊不知,一個成功品牌的出爐,給企業帶來的不僅是迅速增長的銷售額,更是巨大的附加值。君不見那些**、上榜品牌,哪一個不是低成本,高利潤,穩占銷量排行榜前位。這就是經濟學上常講的"溢出效應"。
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,所有企業都在忙著發力生產、積極盈利,沒有人能夠有足夠的前瞻性,能冷靜下來思考下一步、將來如何做得更好。而經濟形勢的惡化,恰是一個調整、進發的轉換點,是走向大繁榮的起點。這段時間,企業應當反思、調整時間。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一段時間,積極改進自身的不足,調整戰略部署,明確企業愿景,調動員工積極性,那么這個企業就有了逐鹿中原、指點江山的資本。
在經濟上行時,樓梯企業主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了盲目的激情。這個時候,招商、開店、宣傳等所有的成本都比較高。此時,樓梯企業致力于樹立企業形象的投入就會更多,收效卻更加低微。
樓梯業迅速擴張,在生產成本方面,需要提高對原材料的利用效率,節約生產成本的投入,2008年初,樓梯行業原材料的價格一路攀升,為了降低成本,企業唯有加強對材料的使用率,但是緊隨其后的危機爆發,原材料也是一路走跌,廠家暫時不用為材料的事情而發愁了,可問題是,產品終究還是要賣給消費者的,當消費者知道產品的成本降低了以后,理所當然的認為產品的價格也需要降低,另外,受危機的影響,消費者的積極性也受到了打擊,在這種情況之下,中國的樓梯行業要想刺激市場,吸引消費者進行消費,并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,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則成為一個重要環節。
樓梯行業開源節流,更多的可能是企業在面對經濟危機時的“無奈之舉”,但不可否認的是,正是這種作為,將成為創新的發展起點,那些缺乏變革的企業,將會在這場危機中消亡,而存活下來的,將可能成為中國樓梯業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。就像“鳳凰涅磐”那樣,浴火過后,迎來的是新生命的復活,如這樣看來的話,樓梯行業遭遇危機并非就是一件悲哀的事情。
鋼木樓梯提供